机制专业发展史
一、创办时期(1974年--1982年) 20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随着内燃动力牵引机车发展迅猛,带动各类筑路、起重机械的迅速发展。铁路机械品种、复杂程度非常高,需要大量制造工艺类人才,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。1972年原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组织各专业教师联合调研,针对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需求,正式成立了机制专业筹备组,着手创办该专业,参加这一工作的有:金祖卿、周汝忠、华瑞敖、钟跃良等教师,当时主要是从人员、资料、设备等方面进行准备工作。1974年,正式招收了一届本专业的学员30多人(工农兵学员),76年又招收了一个班。当时的体制是教学连队,包含从基础课、技术基础课、专业课各类教师共20人左右,连队的主要领导是周汝忠、金祖卿、罗心雄等人。 1978年,学校教学体制调整,机械系内部任命周汝忠教授为该专业教研室主任,华瑞敖为教研室副主任,并着手筹备招收机制专业本科生。完成了两个方面工作:制订教学计划,按4年制本科订出了计划,除机械系各专业开出之共同基础课、技术基础课而外,我专业开出了主要的专业课,如机床设计、机床概论、机制工艺及夹具、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;开设实践性环节包括金工实习(校内)、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(校外)、课程设计(机床、工艺刀具都作)、毕业设计,并陆续完整地开初了专业课的各种实验。 这一阶段,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是恢复与重建。文革中切削实验室划拨给了校机械厂,专业成立后要回了一些设备,又陆续购置了一些设备和仪器,配备了相应的实验人员,到82年时,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,常规的车、铣、刨、钻、磨、齿轮加工设备都配备齐全。教师及人员配置也取得了初步进展,原有制造教研室冷加工部分教师划归机制教研室,充实了系内其它专业搞工艺教学的教师,外单位调入一些教师,工农兵学员毕业的留下来几个(后来陆续调整到其它岗位)。当时本专业主要教师有周汝忠、华瑞敖、陈善雄、武振业、张兴发、杜全兴、廖泰东、金久梅等十多人。 本阶段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在创办专业和教学方面、科研工作开展较少,主要的科研项目有“刀具热电磨损的研究”、“数控机床的研究”等。1979年以后,周汝忠同志准备出国进修,机制教研室主任由陈善雄同志承担。 二、形成阶段(1983年--1989年) 1982年专业送出了第一批毕业生,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生质量是上乘,在各条战线上有非常优秀的表现。这一阶段在教学上主要表现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、着力建设校内外实习、实验基地,开展科学研究、培养教师等各项工作。此阶段专业的发展更加结合铁路建设特点、自制及购进了一些设备仪器、已经能全部开出大纲规定的实验。毕业设计也由虚拟题目逐渐走上与生产结合真刀实枪搞设计。 教师的培养是本阶段重要工作,1983、1984年我机制专业有二名教师由国外完成该方向学业进修归来(周汝忠、武振业)后,调进及补充了一些1982、1983年毕业的本科生。本专业的教师及实验人员发展到了20多名。这一阶段另一个重大的专业发展成就是机制专业硕士点申报成功,并开始招收硕士生,首批硕士生导师有陈善雄、周汝忠、张兴发、武振业等同志。 科学研究蓬勃发展,开展的项目有“数控技术”(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),“不等距可转位面铣刀”(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),“计算机优化排料”(获省科委优秀软件产品二等奖),“离子注入可转位刀片”(通过省级鉴定),“平面二包加工机床及工艺”(通过省级鉴定),“三向测力平台”(形成产品外销),“计算机编制工艺”(CAPP)等。这一阶段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。 教学结合生产方面的成绩也表现突出,研究生的课题、本科生毕业设计都是尽可能结合教研室的科研课题进行,另外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,也进行了生产。1988年完成了上万件的齿轮加工,使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,也因一定的收益改善了办学条件。这一阶段,广大教师也参加和组织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一些学术活动,担负了学术团体的职务,发表论文40-50多篇,提高了我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。 三、提高阶段(1990年--2001年) 1990年前后,我校迁住成都,也带来了我专业提高的良好机遇。这一阶段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无大变化,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,随着新技术的发展,CAD、CAM、FMS、CIMS逐渐引入教学,学生外语水平、计算机应用能力显著提高。教学人员上作了一些精简,有峨眉的20多人减少到十多人,但配置更为合理,效率相应提高。教研室主任自1986年-1994年由周汝忠担任,1994年至2001年由杜全兴担任。 科学研究发展势头不减,成果丰硕、“测力平台”多家高校购置使用;“计算机优化排料”推广到几十家工厂使用;“刀具脉冲磁化”机样机完成研究,省机械厅投资百万组织生产(合同草稿拟好了),由于各方利益冲突,校内未签,合同终止。此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;数控机床的研究继续进行,并协助完成了社会上多家工厂数控铣床的改造任务;1995年台海局势紧张,协助成都空军完成备战产品“机场布线布灯车”的设计制造任务。在全军装备展览会上,受到军委领导的好评。此阶段获得国家专利四项,其中“机床挂轮选择专用计算器”在几十家工厂得到推广应用。学术论文发表进一步增多,扩大了社会影响。 四、快速发展阶段(2002年--2015年) 2002年后,随着国家对机械行业、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,我专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。2002年,先进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,由丁国富教授担任所长,承担起振兴交大制造的重任,很快制定出专业和学科“起步-发展-突破-扭转-做大做强”的5个五年计划。通过“十五”—“十三五”的近4个5年计划的艰辛努力,实现了专业的跨越式发展,终于将机械制造的专业和学科的劣势局面扭转过来,并在十四五中逐渐走向做大做强阶段。在交大制造历史上,创造了包括第一个基金、第一个国家项目、第一个国家奖励、第一个省一等奖、第一个教学成果奖、第一位博导等诸多第一,使得制造专业成为学院机械工程教学、科研的中流砥柱,成为在智能制造教学、科研领域的重要力量。近年来,在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和教育部323项目的支持下,研究所建立其完善的学科教学和科研实践平台,开展了数字化设计制造、虚拟样机、数控技术等方向的二十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,承担/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(863计划)、工信部专项、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企业横向项目等80余项,发表论文170余篇,申请软件著作权十余项,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2005年)、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(2014年)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(2013年)、铁道科技奖一等奖(2014年)等诸多奖项,诞生了第九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“成都人才计划”成都市特聘专家、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优秀荣誉。 五、稳健发展阶段(2015年--至今) 在教学改革上,立足于习主席的“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这个根本问题,将“品德、信念、使命、追求、担当和责任”等教育灵魂,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每个环节,带着强烈的进取心,锐意改革,在团队中坚持“本-硕-博士-年轻教师-教授互为梯队的拉通式人才培养”和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的理念,形成立足国家重大需求,教学、科研、成果转化一条链条人才培养的闭环人才培养体系。研究所先后承担了产教融合、一带一路、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等多个国家、省、校级教改项目,涉及教改经费4000多万,全面推行新工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;同时通过加入“交大科研成果转化小岗村试验”改革,使得科研与成果转化向产业需求的打通,将培养学生向产业融入,实现教育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的四链贯通,以及教育和产业的双驱动。 通过团队艰辛的努力,立德树人成效显著。所培养的学生,传承了交大“竢实扬华、自强不息”的精神,踏实肯干、兢兢业业,投身国家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行业的占大多数;所在的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,进入国家“双万计划”建设序列,学生供不应求,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升高,报考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数量大大增加,相比2002年提高了40倍;为国家机械工业发展,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,交大制造的教学教育历史从此得到了有效的扭转和改变。 研究所内部形成了以“锐意进取、团结奋进、荣辱与共、互相包容”为灵魂的紧耦合团队治理思路,制定了分工明确、纪律严明的管理手册,并在校内大胆实施跨学院、跨专业、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的学科交叉组织,使得研究团队具有极强的科研战斗力,攻克了无数个科研难题,解决了大量的复杂系统问题。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期间,研究所引进多位年青才俊,为所后续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后备力量,目前制造专业已经成为有20余名固定人员的教师队伍,包括5名教授(含兼职)、4名博导、近10名副教授,教师队伍100%博士,在读研究生100多人,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突出,成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最重要的教育平台和科研团队之一。研究所师生积极同国内外知名高校、重点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,推动专业教育、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。机制专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典型的奋斗史,也将进一步在高校教育和科研创新进程中展现出更多的力量和精神。 |